2012/5/21 10:05
銷售商:兩個月前就沒賣了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昆明東部永興干菜批發(fā)市場內的五家油脂經(jīng)營部。這些經(jīng)營部銷售菜油、豆油等各類植物油,以及莫老爺、鵬香等牌子的豬油,但沒有銷售“吉象”牌豬油。不過,其中4家表示,他們曾經(jīng)銷售過“吉象”牌豬油。“以前賣過,但是兩個月前就再也沒有銷售過‘吉象’牌豬油了。”慶豐油脂經(jīng)營部的老板汪先生稱,因為經(jīng)銷商那邊缺貨,所以沒有進貨銷售。
“‘吉象’牌豬油進價是4塊多一市斤,銷售價比進價多一兩毛,而‘莫老爺’牌豬油進價就八九塊,鵬香牌豬油達到11塊。”汪先生說,雖然“吉象”牌豬油價格較低,但銷量并不理想,“一個月就賣一兩千斤,大部分是一些餐館、食堂來采購,很少有家庭個人買的。”他說。
經(jīng)銷商:每月僅賣三四噸
昨日12時許,記者來到昆明駿騏干菜批發(fā)市場云南豐瑞油脂公司駿騏門市云瑞食用油經(jīng)營部。在該門市里面,放著大半桶40公斤裝吉象牌豬油,旁邊還疊放著五六個空的吉象牌豬油桶,并用木板遮擋了起來。門市工作人員周軼嫦稱,自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該門市就不再銷售“吉象”牌豬油了,門市里放的“吉象”牌豬油是昨日上午客戶退回的。
在該門市的召回產品登記單上,昨日上午確實有一位顧客辦理了退貨。“門市主要銷售食用植物油,以前每個月銷售的‘吉象’牌豬油僅僅只有三四噸。”周軼嫦說。當時,一位食用油銷售商正在該門市進貨。該銷售商稱,他從來沒有銷售過“吉象”牌豬油。
生活新報 記者 李俊佳 江吉煒 保磊
助讀3步提煉“食用豬油”
5月18日的新聞通報會上,昆明官方使用了“非食品原料”這一表述。很多市民議論,認為就是以地溝油為原料。對此,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張先生回應說,兩者的具體區(qū)別,他也不清楚,還要等待質監(jiān)部門最后的結論。“我們現(xiàn)在只是‘涉嫌’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他強調。
據(jù)相關人士介紹,地溝油最早是用來生產肥皂或皂液的。在硫酸等酸性催化劑作用下,地溝油可以分解為脂肪酸,加入燒堿后,生成脂肪酸鈉,進一步處理就得到皂液或肥皂。此外,地溝油還可用于生產高級潤滑劑(脂肪酰胺)、脂肪酸和甘油等。近年來,隨著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地溝油成為生產生物柴油的廉價原料。
各類劣質油統(tǒng)稱地溝油,包括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通稱泔水)經(jīng)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以及提煉后產出的油;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超過一定次數(shù)后,重復使用的油。據(jù)相關人士介紹,一些不法商販在將地溝油處理后賣給酒店和食堂充當食用油前,主要經(jīng)過如下3道工序:
脫色處理
將大量的白土加入地溝油中充分攪拌后倒入過濾機,原本褐紅色的液體轉眼間變得清澈透明,油的酸值大大降低。
水洗
將脫色的油倒進一個大水池中不停攪拌,去除水溶性雜質和沉淀物,再進一步脫色。
真空除臭
將處理過的油放入真空罐加熱,抽真空去除異味。經(jīng)過三道工序處理的地溝油顏色澄清,無明顯異味。
小貼士
六招識別地溝油
“地溝油檢驗方法”這一世界食品安全技術王冠上的“明珠”,至今在中國還是無人摘取。針對制作工藝粗劣的地溝油,相關專家表示,不妨使用“感官鑒別技巧”。不過,對于利用高級機器提煉的地溝油,要通過感官鑒別,非常困難。
看顏色
主要看油的透明度、色澤。未精煉的地溝油色澤暗淡混濁,略顯暗紅色。
聞氣味
如果地溝油的加工工藝較低級,可以聞到酸腐氣味。
嘗味道
地溝油會發(fā)酸,有哈喇味。
測水量
地溝油的水分含量一般超標。可取油層底部的油一兩滴,涂在易燃的紙片上,點燃并聽其響聲,有水分的會發(fā)出“吱吱”聲。
查渠道
詢問并確認食用油的進貨渠道。
問價格
食用油有一定成本,如果油的價格太低,就很可能有問題。
(生活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