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7 12:22
導語:孕早期是細胞分化期,所需各種營養(yǎng)素不多,但是必須全面。孕早期是胚胎各組織器官和肢體人形的形成期,營養(yǎng)對胚胎發(fā)育影響較大。母親孕早期營養(yǎng)對胚胎正常發(fā)育至關重要。
(一)不可忽視的營養(yǎng)素
妊娠第一個月,因胚胎很小,不需要過多的營養(yǎng),但是,胚胎在這個階段正在快速分化,各種營養(yǎng)成分不能缺少。如果孕婦營養(yǎng)不良,或某些營養(yǎng)成分不足,直接影響細胞分化。這個月積累充足的營養(yǎng),也是為第二個月妊娠反應期打下營養(yǎng)基礎,避免反應期因不能進食而造成營養(yǎng)不良。在每天吃飯時,應考慮這頓飯都含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應該注意飲食中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是不是夠。
有的婦女不吃肉,不吃雞蛋,不喝牛奶,這樣蛋白質怎能供應得上?還有的婦女甚至連魚也不吃。為了小寶寶能健康發(fā)育,準媽媽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
如果飲食中水溶性維生素不足,應該從水果中補充。鋅是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素,由于這種元素來源少,吸收不完全,而自身體內又不能合成,應當特別注意補充含鋅的食物。
(二)孕婦應多吃海魚
在平衡飲食的基礎上,要多吃一些海產品。海產品不僅污染少,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如牡蠣中鋅的含量最高。
孕期對碘的需求量增加。孕婦如缺碘,會造成死胎、流產、早產和先天性畸形。補碘的關鍵時間是在妊娠早期,尤以妊娠前為好。海魚中的含碘量較高,孕婦若每周吃2~3次海魚或海帶,基本可以滿足身體對碘的需求量,如果不缺不應大量補充。
(三)吃粗糧要適量
粗糧、豆類、蔬菜、水果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膳食纖維是不被人體腸胃消化吸收的物質。它可以增加胃腸內物質的排泄,從而縮短了食物在腸內停留的時間,減少宿便及便秘的發(fā)生。適當地吃些粗糧,可以使孕婦少受便秘的痛苦,而且粗糧中還含有許多細糧中缺少的物質,比如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以起到補充維生素的作用。
膳食纖維吃得過多,也會因為排泄快而影響體內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某些礦物質在小腸內的吸收。比如,一些長期吃粗糧、蔬菜、水果的婦女,會出現缺鈣、缺鋅、貧血等癥狀,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孕婦的飲食應粗細合理搭配,尤其要注意延長吃營養(yǎng)素與吃粗糧的時間間隔。如果早餐為一杯牛奶、50克主食(饅頭或白色面包)加牛肉,不吃粗糧和菜,晚餐1小時后吃一粒營養(yǎng)素,這樣營養(yǎng)素的吸收就不會受到影響。
(四)孕婦應少吃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主要是指姜、辣椒、芥末等。這些食物可以促進食欲、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但是,辛辣物質會隨著母體的血液循環(huán)進入胎兒體內,給胎兒不良刺激。一般來說,妊娠婦女大多呈現一種血熱陽盛的狀態(tài),這些食物會使孕婦口干舌燥、生口瘡、心情煩躁等癥狀,如果再吃刺激性食物,會使這種癥狀加劇,不利于胎兒的正常發(fā)育。所以準媽媽在孕期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
第三章難挨的第二個月(5~8周)
重點提示:準媽媽要保持輕松的心態(tài)面對妊娠反應,反應時不需刻意的補充營養(yǎng),飲食的原則是,只要不是對胎兒不利的食物,能吃什么就吃什么。
胎兒的發(fā)育狀況
這時寶寶約和你的小腳趾一樣長(約5厘米)。胚胎繼續(xù)進行細胞分化,其各臟器系統(tǒng)的分化逐漸完成。比如:第五周腎臟出現;逐漸完成泌尿系統(tǒng)的功能;生殖系統(tǒng)出現原始生殖細胞;心臟已經分隔;腦發(fā)育6周形成垂體,激素分泌增多;8周唇完全融合。寶寶的骨骼在這個月開始發(fā)育,長出手指和腳趾,也出現了耳朵、足踝和手腕。眼皮也長出來了,但還緊閉著。腦部正開始快速發(fā)育。到第8周,主要器官都已經開始出現。此時期預防畸形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