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清在线不卡视频-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大又长又粗又猛-日韩欧美亚洲福利在线

客戶端
美食天下

資訊

資訊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資訊 > 食品行業(yè) > 正文

三十年糧食的記憶

2012/5/1 15:40

食在我的記憶中甚至比沒奶的娘都深刻。我從生下來就沒吃撐過,娘吃不飽,孩子怎么吃得飽。

從我懂事那天,就知道家里為7口人吃的發(fā)愁。我們兄妹五個,四個男孩,個個都是大肚子,二兩大的饅頭我8歲那年就吃過三個,并且不用喝一口湯,吃一口咸菜。其實我還能吃,可是鍋里沒了。能放開肚子讓吃饅頭的日子,一年也沒幾天,也就是過年的初一和十五。

平時吃的就是玉米面和玉米渣子,為了讓7口人都能吃得飽,我每年寒假都要到鄉(xiāng)下的姥姥家去討些糧食回來。姥姥為了每年給我們家攢些糧食,每年秋天都要冒著風險去秋收后的地里撿遺落的糧食,甚至挖老鼠洞找糧食。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糧食就是生命,就是最大的財富。記得我和小伙伴們每天吃完晚飯,聚在一起玩時最自豪、最快樂的事就是比誰的肚子圓。稍微吃得飽了一點的孩子們,總是首先撩起衣服,露出那小鼓肚子,自豪地說:我家今天吃的干飯,隨便吃。我這時總是不甘示弱,也撩起衣服,用氣把自己的肚子鼓起,揚著頭說:我家今天吃烙餅,也隨便吃。小伙伴們觀察一下我的嘴巴,問我:你吃烙餅,嘴上怎么沒油?我說,擦掉了。大一點的孩子不信,他們都紛紛跑到我家問我娘,阿姨你們家今天吃什么飯?我娘說窩頭。于是我好沒面子,小伙伴們紛紛甩掉我這個說謊的孩子玩去了。我傷心地拍了一下肚子,氣憤地說:等哪天我家吃烙餅,饞死你們。

1974年,我高中畢業(yè)到了廣闊天地里接受再教育,也去種糧食了。為了“廣積糧”,解決吃飽飯的問題,當時中國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種地,可是產出的糧食還不能讓種地的人吃飽。

可是誰能想到改革開放以后,種糧食的人少了,可糧食卻漸漸多了起來,先是農民吃飽了,接著城鎮(zhèn)家庭的糧本上也有了余糧,接著,再買糧食制品就取消了糧票。

插隊時的農民老鄉(xiāng)給我也寫來報喜的信,說他們家土地的畝產都超過了綱要,達到了200公斤以上。這些年畝產都跨過了“黃河”。80年代以前黃河以北的地區(qū),為了達到糧食上綱要的產量(上綱要是畝產200公斤,跨黃河是畝產300公斤),“全黨全民總動員,戰(zhàn)天斗地學大寨,大干、苦干加巧干”,可糧食產量就是不往上增。毛主席為解決糧食的產量問題,親自研究了農業(yè)生產的細節(jié),他老人家關于農業(yè)的8字方針——土、肥、水、種、密、保、管、工,讓如今從事農業(yè)的專家們都覺得仍可延用??墒窃俸玫目茖W總結,還是落不到實處,人們的糧食就是不夠吃。

還是聰明的鄧小平有辦法,他關于種田的細節(jié)一字不提,只是讓會種田的人自己管理土地。讓會管土地的人成為土地的主人,讓土地的主人種自己的莊稼。天下人吃糧的問題天下人都管了,這樣一來糧食就多了。今天我們用糧食深加工的產品比人吃的還多,中國仍是世界儲存糧食最多的國家。糧食是老百姓的性命,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

如今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常識,可中國人把這個常識變?yōu)楝F(xiàn)實像經(jīng)歷了一次解放戰(zhàn)爭,才解放了思想,打開了禁錮。讓人們知道糧食比主義重要的人是鄧小平,中國老百姓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量是鄧小平給釋放出來的。

如今的糧食已完全市場化了,如今在鄉(xiāng)下種地的人已經(jīng)沒有在城里做工的人多了,糧食把中國人從巨大的恐慌中解放了出來。回顧一下中國的歷史,真正能吃飽肚子,家有余糧的日子并不多。

只有改革開放的鄧小平時代,我們全中國才敢人人都撩起衣服露出肚子,自豪地說:我們家今天吃的是干飯,隨便吃。難怪如今的男孩女孩都愛穿露臍裝,因為他們天天能吃上飽飯了。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