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1 15:00
工作對于小曹來說,就是全部的生活。
無限循環(huán)、周而復始的一周,沒有儀式感,只有疲憊感;沒有詩與遠方,只有方案與甲方。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設計師小曹的生活常常這么樸實無華——且枯燥。
周一:鬼才甲方
不瞎提意見的甲方,不是“正品”甲方。
“我覺得這個黑色,不夠五彩斑斕?!?/p>
“你能不能在放大這個logo的同時,讓它縮小一點?”
“有沒有可能讓這頭大象轉(zhuǎn)過身來?”
小曹盯了屏幕五分鐘,隨后刪掉對話框里那句“您真是設計鬼才”,改成“好的”。
周二:可怕領導
大概每個領導心中,都沒有“工作飽和”的概念。
上周接手的項目,還處在最后確定階段;昨天開啟的新項目,才和甲方細細溝通完;今天領導又派來新的任務,表示截止時間是周五前。
當務之急,是要列個計劃表。
小曹在鍵盤上敲下計劃表第一步:把昨天那個甲方爸爸的logo在放大的同時,縮小一點。
周三:人精同事
小曹有時候都懷疑,公司招某些同事進來,就是為了給他添堵的。
同事小A熱衷于甩鍋、同事小B擅長搶功勞、同事小C喜歡裝勤快……明明都是拙劣的手段,偏偏領導關鍵時刻“慧眼”失靈,就是看不出來。
人精群里埋頭苦干的小曹,事兒干得最多,鍋也背得最多。
老實得像個憨批。
周四:鴿了全世界
工作時簽的那一紙合同,就像一份賣身契,從此小曹的時間都不屬于他自己。
但親人朋友們不答應。
爸媽來電話,抱怨小曹不著家;女友來電話,埋怨小曹不陪她;兄弟來電話,詢問“您老還建在嗎”。
小曹反思了一下:上周確實因為要加班,接連鴿了爸媽、鴿了女友、鴿了兄弟。
果然社畜的本質(zhì),也是鴿子。
周五:加班、加班
在國企里養(yǎng)老的兄弟,永遠沒法理解什么叫“加班”。
小曹已經(jīng)記不清,上一次準點下班是什么時候了。只知道每次他走出公司大門時,街上只有全家和如家還開著。
這又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加班的周五,小曹淡定地在公司換上了睡衣。
都說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小曹現(xiàn)在連夢都沒時間做,沒有韶華,只有脫發(fā)。
生活需要儀式感
千千萬萬個小曹,只有熬到周五下班,才終于有了一點自己的生活。
難得的自我支配時間,恰巧又撞上新年,必須要賦予它一些儀式感。
新年期間,廣發(fā)信用卡攜手多個知名美食品牌,以“發(fā)現(xiàn)精彩”APP為載體,展開了一場超值優(yōu)惠的線上促銷活動——即將在2020年1月上線,其優(yōu)惠力度之大,足以滿足“小曹”們期望的那份儀式感。
在周五100元抵200元的海底撈,點上一個鴛鴦鍋,安排肥牛、肥羊、鴨腸、毛肚、午餐肉……這是屬于“中餐愛好者”的儀式感;
或在85元抵100元的西堤厚牛排餐廳,來上一份七分熟的鮮嫩牛排,搭配可口的黑胡椒醬,用刀叉細細品味,這是屬于“西餐愛好者”的儀式感;
“雜食愛好者”們的儀式感,則存在于肯德基半價的熱銷套餐、可用積分兌換的吮指原味雞和薯條,以及必勝客半價的熱銷披薩、可用積分兌換的濃情烤翅和抹茶雪域蛋糕里。
儀式感,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難,滿滿的優(yōu)惠唾“手”可得——只需在“發(fā)現(xiàn)精彩”APP上購買、領取飯票,動動手指就能收獲一份“新年儀式感”。
學會享受優(yōu)惠、享受生活、享受儀式感,在繁忙的工作間隙,不要忘了對自己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