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清在线不卡视频-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大又长又粗又猛-日韩欧美亚洲福利在线

客戶端
美食天下

資訊

資訊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資訊 > 食品行業(yè) > 正文

豬肉漲價背后的最大操盤手

2012/5/1 15:34

對豬肉漲價,有一個問題讓人們困惑不解:豬肉漲價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飼料漲價,飼料價格又與糧食價格直接相關,目前的豬肉漲價其實是去年底糧食漲價的“余波未平”,可是,我國已連續(xù)3年糧食豐收,為何近一年來我國糧食價格、飼料價格、豬肉價格持續(xù)走高?

我們不妨從兩則新聞說起。袁隆平院士日前建議,國家應適當提高糧食收購的最低保護價。此前國家發(fā)改委宣布,今年將繼續(xù)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當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時,國家將通過委托企業(yè)入市收購,以保護農民利益。

國家委托企業(yè)進行“托市”收購,是為了避免市場糧價過低損害農民的利益,損傷他們的種糧積極性,此政策不可謂不好??蓡栴}是,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儲糧)作為唯一受委托企業(yè),在政策支持下可以收購全國60%以上的小麥,從而在事實上形成了對小麥價格的壟斷——他們先以最低保護價大舉收購小麥,然后控制麥源,按兵不動,采取“市場饑餓法”,硬生生把小麥市場“托”起來,繼而在收購價的基礎上加價“順價拍賣”。去年底全國糧油價格上漲,其背后的最大“操盤手”就是中儲糧。

中儲糧獲得的政策支持是多方面的:其收購費用和倉儲費用由財政部門支付,或由農發(fā)行足額發(fā)放;其每收購一斤糧食,政府給予2.5分錢補貼;每存儲一斤糧食,政府給予4分錢補貼……正因為如此,中儲糧才放心大膽地囤積居奇——去年中儲糧雖然收購了全國60%以上的小麥,但并不急于拍賣掉,因為把小麥存放在倉庫里,他們可以按存儲時間領取國家補貼。

為了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國家每年都要花一大筆錢,但這錢只有少部分讓農民得到了,大部分卻流入了中儲糧的腰包。資料顯示,按畝產(chǎn)800斤小麥計算,一畝地政府給出的補貼為52元,其中農民實際得到了每斤2分錢、每畝16元的補貼,其余36元補貼給了中儲糧用于小麥收購、倉儲。再加上中儲糧在收購價基礎上加價銷售,實際上,我們每多支出1元錢的糧油成本,農民真正得到的實惠不足0.15元,而以中儲糧為代表的流通環(huán)節(jié)則賺去了0.85元以上!一些人所謂的“糧價上漲讓農民得到了更多實惠”,基本上屬于無稽之談!糧食最低保護價究竟“保護”了誰的利益,不言自明!

其實,如果真要保護農民的利益和種糧積極性,政府補貼應當直接補貼給農民,而不應把大部分補給了流通環(huán)節(jié);政府的糧食收購政策需要反思和調整,我們不希望在開放的糧食市場中,有人借助政府之力構筑壟斷、操縱糧食市場;去年國家開始實行糧食最低保護價政策,最后導致糧油價格上漲、豬肉價格上漲,我們不希望這股漲價風潮卷土重來。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