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5:42
中糧:下一個嘉里?
2007年8月初,中糧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食品發(fā)布公告。公告稱,中糧可口可樂與可口可樂進行了一系列股權變更交易。根據兩家協(xié)議,中糧可口可樂將首先向可口可樂出售其所持有的成都、哈爾濱、昆明、太原、武漢、吉林共6家裝瓶廠的股權,并轉讓上述各個裝瓶廠所欠中糧可口可樂的所有股東貸款。據統(tǒng)計,出售所得純利潤將達到5000萬元人民幣。
作為中糧可口可樂讓步的交換,中糧可口可樂將以2.7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收購可口可樂持有的北京裝瓶廠40%的股權,從而使中糧可口可樂持有的股權增至75%。同時,山東的兩家裝瓶廠也將成為中糧可口可樂的附屬公司。
據了解,此前,中糧可口可樂分別持有上述6家裝瓶廠6.9%、15%、18.4%、15%、19%和100%的股權,而可口可樂分別持有北京、青島裝瓶廠40%和60%的股權。
中糧集團一直是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建設裝瓶廠的三大合作伙伴之一,自2000年中糧控股65%與可口可樂合資組建裝瓶集團以來,已經控股管理了 6家可口可樂裝瓶廠。據《大生》記者了解,此次股權交換完成后,中糧可口可樂的裝瓶廠勢力將覆蓋1.18億人口的相連地區(qū)市場,使其可在12個省生產及銷售可口可樂產品。
據業(yè)內人士觀察,可口可樂有意通過對股權的調整增加對整個內地市場的控制力。外界對此事的看法也不無道理,在2006年可口可樂就出巨資收購嘉里在內地的股份從而控制中國西南市場。擁有眾多市場和大規(guī)模裝瓶企業(yè)的中糧會是下一個嘉里嗎?
優(yōu)勢已變負擔
通過完成股權置換,中糧可口可樂和可口可樂兩家企業(yè)的戰(zhàn)略布局都發(fā)生的變化是:中糧可口可樂得到了北京裝瓶廠的絕對控制權,同時也交出了6個省的生產和銷售權??煽诳蓸吠ㄟ^放棄一個飽和的市場換得6個新市場,而由此將中糧可口可樂限制在華北和西北地區(qū)。
可口可樂并不缺乏收購中糧飲料的實力。但是1979年可口可樂能重新回到中國市場,有賴于中糧可口可樂的官方背景。而在日后的合作中,在可口可樂遇到的歷次危機中,中糧可口可樂對化解危局均功不可沒。當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上逐漸站穩(wěn)腳后,當政策對于獨資經營已不再限制后,中糧的官方背景已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要。從目前的情況看,中糧已成為可口可樂盈利提高的負擔。
一方面,中糧旗下的各個分區(qū)市場的運作方式成本極高。在各個分區(qū)市場設置3到4個營業(yè)所拓展業(yè)務。而在該地區(qū)的百事可樂公司僅僅設置1家配送中心以實現(xiàn)產品的銷售和配送。相比之下,可口可樂的成本是百事可樂的3—4倍。百事可樂全國總體市場份額占42%,與可口可樂的58%的市場占有率相差 6%,但百事可樂的盈利卻比可口可樂高。不能很好地把市場份額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自然是可口可樂方面所不能接受的。
另一方面,中糧給下屬的可口可樂裝瓶廠帶去的國企作風也是可口可樂所難以接受的。
目前在中糧旗下的裝瓶廠中有很多不在編制的人員存在,這一現(xiàn)狀為可口可樂帶來了極大的管理負擔。國企單位的貪污問題也在中糧出現(xiàn),在地方促銷過程中,贈品管理缺失使每一件贈品的成本比實際成本高出20%。這一部分差價被一部分人中飽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