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5:56
中國數據
“反式脂肪酸日均攝入量是0.6克”值得分析
50多年前,即有學者認識到植物氫化油的危險性。1957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科學家A ncel K eys在《柳葉刀》上發(fā)文,稱氫化油所含反式脂肪酸會導致心臟病。油脂企業(yè)則反戈一擊,稱動物油脂才是健康殺手。
反式脂肪酸的危險性引起學界廣泛關注,是30年前的事。文章開頭所述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的調查結果公布前的1990年,荷蘭營養(yǎng)研究人員M artijnK atan等,將每日膳食的反式脂肪酸量控制在33-34克左右,3周后發(fā)現,血清中的“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增高。這意味著,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的危害,比動物油脂中飽和脂肪酸更甚,飽和脂肪酸只減少“好”膽固醇,不增加“壞”膽固醇。
美國農業(yè)部迅速跟進,設立基金研究本土情形,驗證了M artijnK atan“抑好增壞”的結論,但并不認為反式脂肪酸比飽和脂肪酸危險。
而今,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已有公論:可能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干擾必需脂肪酸的代謝,抑制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03年版《膳食營養(yǎng)與慢性疾病》中建議,“反式脂肪酸的最大攝取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
中國的氫化技術是舶來品,中國人對氫化油危害的認識也滯后于歐美。出版于1986年的一本油脂技術書中,雕鴻蓀這樣寫道:反式異構酸(注即反式脂肪酸)的營養(yǎng)價值問題,一直引人關注,很多研究結果說明,長期食用氫化油,于人體血清中甘油三酯及膽固醇的含量沒有顯著變化,即對人體不存在問題。到1990年代,油脂類專業(yè)期刊上有關反式脂肪酸的文章,基本停留在翻譯、綜合階段。
進入21世紀,中國官方和研究人員紛紛就中國人反式脂肪酸攝入量等問題進行調查。2008年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單列一小節(jié)建議人們遠離反式脂肪酸。內稱,由于膳食模式不同,我國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攝入量目前遠低于歐美等國家,其所提供能量的比例未超過總能量的2%,尚不足以危害機體,但也應盡可能少吃富含氫化油脂的食物。
衛(wèi)生部的數據顯示,中國人的反式脂肪酸日均攝入量是0.6克。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學專家李再貴認為,這個數據值得分析,“基數中包括數量巨大的農村人口,但他們平時很少吃蛋糕、喝咖啡、吃蛋黃派,接觸到反式脂肪酸的機會不多。在城市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每天的攝入量可能遠遠超過國際標準,即2-3克?!薄氨热缒撤N餅干,如果含油量為20%,按反式脂肪酸占油脂總量20%這個平均水平算,你吃100克餅干,可能就有4克反式脂肪酸?!?/P>